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回复: 0

[湄潭县(Meitan County)]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16: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包括湄潭办公室图书室旧址(文庙)、谈家桢等教授住处(天主堂)、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理学院物理系旧址(双修寺)、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旧址、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学生住处(李氏住宅)。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西迁至湄潭县城及城东北永兴镇境内。湄潭人民支持浙大办学,浙大在湄办学期间对湄潭文教育才、农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包括湄潭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处)、义泉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旧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处)等九处。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700多名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最后于1940年抵达黔北遵义、湄潭,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在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中,德高望重的竺可桢,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学者名流,汇集一代精英,坚持-办学。浙大师生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培育一代“求是”学人,使浙江大学成为中外著名学府,被人誉为“东方剑桥”。据有关材料显示,在解放后的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中,有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谭其骧、李政道、程开甲等45位曾在-办学中的浙大工作、学习过;在1989年中央领导同志接见21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有李竞雄、梁守磐、潘家铮三先生曾在-办学中的浙大学习过;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功臣中,有王淦昌、程开甲两先生曾在-办学中的浙大工作过。浙大西迁贵州,亦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大地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 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浙大在湄潭共进行了72个专题项目科学研究,其中结合湄潭实际进行研究的有《湄潭的气候》、《湄潭茶树土壤的化学研究》、《湄潭的五倍子》、《湄潭动物志》、《湄潭红糖发酵试验》、《草药在湄潭包谷酒制造中的意义》以及对水稻、白木耳、油菜、刺梨等研究项目等33个。另外还有《关于茅台酒的研究》、《遵义锰矿的研究》等等。

2006年5月25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国务院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为名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城乡旅行网

GMT+8, 2025-1-12 05:23 , Processed in 0.0524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