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 三角庄,在江口县德旺乡杨柳村朝阳山的半山腰,距德旺乡政府约6公里,距县城约60公里,前有顺溪河,背靠朝阳山,与梵净山原始森林相连。 清朝末年,因战祸连年,自然灾害不断,苛捐杂税不堪重负,百姓民不聊生,奋起-,此起彼伏,红号军起义就是其中之一。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江口举人徐廷杰、梅济鼎、贡生夏昶、农民吴劳苟、陈福林、徐兴等人集中上五洞(铜仁)地区各族群众数千人以红布蒙头为号,于公元1855年11月7日(咸丰五年十月初二)在铜仁举行起义,称红号军。红号军因顺应民意,大得人心 ,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从11月到第二年2月的4个月间,先后攻下铜仁府、松桃、思南、印江、石阡、玉屏、岑巩、青溪、三穗、秀山、晃县、凤凰、花垣等城池,红号军发展到2万多人。1856年2月28日(咸丰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红号军兵败铜仁,首领徐廷杰、梅济鼎、吴劳苟、徐兴、毛大仙等阵亡。 咸丰六年二月(1856、3)红号军首领陈福林、刘世美、赵子隆、严占鳖、朱元北、杨宗保等率领红号军退往梵净山南麓三角庄建立根据地,这里背山面水,进可攻,退可守。红号军在此构筑土木石城,设前营、中营、后营,积极筹粮备战,赶造军械,遍帖告示,并主动与松桃的苗族义军和思南的白号军联络,相互支援配合,共同与清军战斗。因声势浩大,惊动清廷,咸丰皇帝令川、湘、黔三省清军全力会剿,终因寡不敌众,于1856年10月26日,根据地失陷,红号军失败。其余部坚持斗争10多年,最后投奔白号军。红号军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波及面广,影响很大,震撼了清朝的统制,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