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鹗山孔子书院座落在岳阳金鹗山南麓翠绿丛中,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995年恢复重建。书院内建有藏书楼、讲学堂、孔圣堂、山长轩等。 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如今,站在金鹗书院那黝黑紧闭的大门前,大篆字体书写的“金鹗山孔子书院”的匾额已斑驳陆离,书院周围更是阒然无声,给人以沧桑瓦解、清凉冷落的悲伤。应该说,金鹗书院作为一个在岳阳历史上存在一百多年的古老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精神的价值是极其巨大的。它如同岳州学府一样,同样蕴涵着岳阳人的精神血液和灵魂。 据《巴陵县志》载:金鹗上邑人所倡,光绪九年(1883),江右刺史刘华邦调任巴陵知县,呈请湖南巡抚丁宝箴,将巴陵县茶捐、贷货捐等项充作经费,并动员地方士绅人等捐资兴建书院,于十一年(1885)竣工,首创岳阳专精学业之所。院仿白鹿洞规模,筑石层累上,山巅旧有文昌阁,葺而新之,与院之藏书楼相望,楼下为讲堂,两廊斋舍各二十有六。 循右廊上,陟为院长居室;左有山阜,环以桃李,平地数亩,筑小圃,艺湘兰。自圃沿石级数十步,历讲堂、抵院门。前有石栏,上有牌坊,额曰“金鹗书院”。江南才子吴獬曾任书院山长,主持讲学,并广聘名师,培养出了李洞庭等一代英才。清末民初,岳阳战事频繁,金鹗书院荡然无存。现书院为1995年重建,为仿清式建筑。文昌阁,在金鹗山东麓。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后毁于战乱,1994年重建。玉兔亭,在金鹗山北部山巅,1986年建造,为六角亭,高11.45米,占地40平方米,东西两边设踏步至门底,亭内四边置靠椅。双重檐,室内一层,中层以花格古窗衔接,内亭顶六边形斗拱,绘制花纺图案,圆珠顶翘首脊饰,覆盖蓝绿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建筑美观,造型新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