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生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蔡楚生(1906—1968)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人。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解放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电影局副局长、中国影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并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蔡楚生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距潮阳城区约24公里,是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阳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包括一座“四点金”、一座“厝包”(从厝)及阳埕等配套设施,均为20世纪初潮汕传统民居建筑,故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 蔡楚生先生1906年1月12日生于上海,6岁随长辈回到故乡潮阳集星村,读私塾,干农活,12岁时便到汕头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并坚持自学文化。1925年,在“五卅”运动的影响下,19岁的他参加了汕头店员工会的活动,组织了“进步白话剧社”。1927年离开了-笼罩下的故乡,前往上海去寻找自己所渴望的电影梦想。其后在著名编剧、导演郑正秋等的帮助下,走上了电影创作的舞台。蔡楚生先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作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一生参与27部影片的创作,由他编导的有10部,他的主要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驰誉国际影坛。蔡楚生先生曾被世界著名电影史学家萨杜尔称为“中国最杰出的电影导演”,被列为世界二百位电影艺术家里唯一一位中国电影导演。1995年12月,蔡楚生先生还获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而特设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905年)100周年和蔡楚生诞辰(1906年1月12日)100周年,在省委、汕头市委及省、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潮阳区对蔡楚生故居进行修缮并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同志亲自为蔡楚生故居题匾。潮阳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和铜盂镇委特地在故居举办了题为《蔡楚生的艺术人生与爱国情怀》的展览,以翔实的历史图片及资料和精练的文字表达反映蔡楚生先生的艺术人生和爱国情怀,同时还在故居内展示了他生前用过的书桌、洗面架、衣柜、文房四宝等二十世纪初潮汕农村特色的整套生活用品,门楣有蔡楚生青年时期亲笔题下的“平等”、“博爱”、“自由”、“进步”。使人们在参观中受到教育,增加爱国爱乡的情感。 蔡楚生故居自2006年1月15日对外开放以来,经常有各级党政领导、文艺界朋友、乡贤乡亲以及中小学学生到故居参观,至目前累计参观人数达10万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