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古城遗址位于叶县保安镇前古城村,甘江河(古称潕水)南岸,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江河从前古城遗址北由西向东流过,河北岸为后古城村。该遗址地势与周围相比明显较高,主要由古城和城外的古墓葬组成,古城由东、西、南、北四面的城墙、城壕和南、北、东三个城门组成。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前古城村东南方向,以战国和汉代墓葬为主。 前古城遗址在1985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调查发现,结合清朝县志记载和周围汉代墓葬的分布,当时定名为汉代霸王城遗址。随着考古调查的深入和出土遗物的增加,认为该城址的时代应该在战国中晚期。2001年12月,叶县人民政府公布了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古城遗址名列其中。2008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前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掘 2007年4月至8月,为配合燕山水库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物局共同对前古城村的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全面揭示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 经考古发掘,发现了古城的北、东、南三个城门,而未发现西城门,但护城河连续不断,因而西城墙应是封闭无城门的城墙。 在该城址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古代墓葬,发掘了近40座,以汉墓居多,但也有部分战国墓,墓葬随葬品较少,大部分为陶器。在后古城村东北,有土冢墓一座,目前仍可看出封土高于周围地面,由于距燕山水库淹没区较远,未进行发掘。根据调查,在前、后古城村四周,仍遗存有很多地下墓葬,今封土均已不存。 文化价值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楚子(即楚王)使季然郭卷”,杜预注曰:“为卷筑郭也,卷城在南阳叶县南。”由此认为该古城遗址可能是文献记载的卷城。 前古城遗址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它北依甘江河(潕水)天险,南靠方城山楚长城,扼守“方城垭口”,是楚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军事部署中的重要阵地,它与叶邑城以及其他众多“方城之外”的城池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了强大密集的军事布局,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前古城遗址是具有确切纪年建造的古城址,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中,如果发现有出土遗物等证据,能够证实该城址即为历史文献中的“卷城”,说明它对我国城市的建造和发展产生了有力的影响。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也将对我国的建筑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运用等研究提供有力的实物依据。 前古城是楚国向中原诸国进攻的桥头堡,是“方城以外”众多城池中的一个,随着楚人对这些城池的经营和扩张,大量楚人迁徙而来,军事活动和政治、商贸活动频繁,楚人与中原诸国的交流往来逐步增加。楚人将南方部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带至中原诸国,促进了南北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前古城遗址处在南北文化的接合部,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在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保安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古城村:前古城村…… 前古城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