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廉仲旧居位于荔湾区逢源北街84号。外称陈廉仲公馆,内园地面积宽广,共拥有建筑用地900多平方米,陈廉仲的住宅是一座三层的楼房,属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它有别于西方建筑,是广州传统住宅的一种创新,正面与西面设外廊,东面是独立的梯间,适宜广州的气候环境,保证了各层独立使用,一正一偏,以正间主厅为中心,通达后座与偏间的--,适合大家庭的统一与分单元使用,与传统的西关大屋组合相约,只是在外表的一些窗楣与栏栅装饰等与20世纪初引进的西方建筑有点相似,其建筑造型轻巧,外屋简约无华,故备受好评,照片选入广州房地产志,被视为广州民居的优秀代表之一。 陈廉仲公馆内园有三座以英石砌筑的石山,其中一座“风云际会”石山群筑于深水池间,据其五子陈少恂说:该石山建于1920年左右,是由当时的管家带领几个工匠建成,管家对园林艺术情有独钟,庭园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木,均由他设计摆布,深得主人的赞赏。 据莫伯治建筑事务所莫旭工程师回忆,1958年时陈廉仲公馆石山被认为是广州唯一存在的清代著名人工石景,他两兄弟在父亲莫伯治的带领下每个周末和星期天必到陈家花园对“风云际会”石景逐一描绘,探索石山的砌作结构与工艺,为砌作泮溪酒家的碧潭石景做热身准备,后来泮溪酒家山楼旁的石山建成,名为“苏东坡游赤壁”,广受好评,被海外传媒称为中国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人工石山工程之一,可见陈廉仲公馆“风云际会”的石山工程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与“苏东坡游赤壁”石山同为岭南庭园石山工程的精品和仅存于世的代表作,实属难能可贵。现石山上已长起一棵有几十年树龄的榕树,其根系已与石山联成一体,起着支撑石山的作用。区绿化委定期削小树冠,以免大风刮倒此树。 新中国成立前陈廉仲一家已离开了广州故居,仍有10户陈姓家人居住。20世纪50年代荔湾区委办机关幼儿园于此,并于1961年由荔湾区房管部门将10户陈姓人家安排外迁,办成颇具特色与规模的机关幼儿园,至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撤并外迁,房屋仍由区机关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荔湾区委、区政府决定陈廉仲公馆房屋大修,拆除幼儿园时期建于内院的临时建筑物,使陈廉仲公馆修旧如旧,重焕昔日风采,建筑物和园地作为荔湾区博物馆馆址,今内园三面临街更显得广阔,园中树木欣欣向荣,给参观游客留下深刻印象。1993年8月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