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格尔敖包位于镶黄旗南部,海拔1650米,是镶黄旗境内最高峰。围绕鸿格尔敖包的鸿格尔山,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山中奇峰林立,怪石突兀,沟壑纵横,树木繁密。 1675年(康熙14年),察哈尔八旗被降为总管旗,从辽东义州一带迁至宣化、大同边外后,镶黄旗人将林丹汗的孙子额尔和鸿格尔将军的骨殖安葬于今河北省崇礼县大马群山的一个山峰上,把该峰定为镶黄旗全旗祭祀的敖包。清末和民国时期,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和放垦政策,将内地大量农民迁到塞外垦植,大片草场逐渐变为农田。以畜牧业为主的镶黄旗人民不得不一步步北移,他们祭祀的敖包也随之而北迁。1930年,他们把全旗祭祀的敖包由今河北省崇礼县大马群山移到今镶黄旗与正镶白旗交界处的阿尔旺塔布音海尔罕,因不理想,随即又迁到现祭祀处。 鸿格尔敖包祭祀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五月十三日至二十日,各苏木、浩特、家族先期祭祀自己的敖包。二十一日,全旗僧俗开始往鸿格尔敖包上下汇集,整理、布置敖包,规划搭盖帐房,做各项竞赛活动的准备。 二十四日,各项准备活动应全部准备就绪。各苏木、浩特、个人搭盖的帐房围绕在摔跤场旁边。各方面敬献的羊、酒、奶食、钱钞等礼物也均应交割清楚。 二十五日寅时(晨五时),大-手持黄伞,引导全旗-、社会名流、僧俗人众徒步登上敖包,在敖包的经幢、旗杆上挂九色彩带、经幡。然后焚香,向敖包敬献德吉(肉食、奶食的第一箸)。然后鼓号齐鸣,-开始念经,众人把带来的酒、肉、奶食祭献给敖包,跪拜、祈祷。拜罢,全体绕敖包正转三圈,每人至少往敖包上摆放一块石头,随后下山,在山的东侧祭祀神庙、祭水。 全部祭祀活动结束后,摔跤、赛马等比赛活动开始。其间,主持人向-、社会名流、来宾敬酒。摔跤时,乐队演奏激昂、优美的乐曲。旧时,摔跤手每获得一次胜利,获白银二钱,冠军得白银七两,亚军得六两。赛马冠亚军奖金与摔跤相同,第三名以后依次递减,奖励名额是全部参赛马数的三分之一。 鸿格尔敖包,也叫“威风敖包”,因山下寺庙中供奉的额尔和鸿格尔将军的神像(该庙1958年以后被毁,现仅存额尔和鸿格尔将军的画像)威风凛凛。将军身穿白色铠甲,腰挎弓箭,手持大刀,骑一匹白色战马,凌空飞驰,一只白色的猎犬昂首狂叫,紧随其后。人们认为巍峨的鸿格尔山是额尔和鸿格尔将军的象征,所以如此命名。 在山上有鸿格尔敖包,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