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回复: 0

[金山区(Jinshan District)]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9-2 2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位于亭林镇东新村9组招贤浜口新开河两岸。遗址发现于1975年,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要遗物有良渚文化黑衣灰陶片、夹砂红陶T字型鼎足,马桥文化篮纹、叶脉纹、绳纹印纹陶片,吴越文化灰陶豆把、回字纹、米筛纹、米字纹等印纹硬陶陶片。2003年为建A7高速公路,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对遗址进行了再次调查和试探性挖掘,发掘面积共200平方米,出土少量西周至唐宋时期的文化遗物。

招贤浜遗址的发掘,丰富了马桥文化的内涵,为了解上海地区马桥文化的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招贤浜遗址中心区域主要分布于现在招贤浜的两侧,面积大约在1万平方米左右,遗址的堆积以马桥文化为主。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的考古调查采集文物中,曾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陶片,但是本次野外工作,在已发掘的范围内未见新石器时代遗存。

招贤浜遗址的马桥文化遗存的文化内涵与马桥遗址十分相似,它不仅体现在遗物所反映出的纹饰作风、制陶技术等特征上,其器物形制基本上也能在马桥遗址中发现相似类型。如招贤浜遗址的D型小盆,下腹近底部内凹弧曲较大,底部周缘凸脊较明显,与马桥遗址的Da型Ⅱ式小盆特征相似,觯,假圈足处弧曲明显,与马桥遗址Aa型觯Ⅱ式器型相近。因此,招贤浜遗址大体与马桥遗址的前段相当,属于马桥文化早期遗存。招贤浜遗址也有少量的马桥文化晚期遗物,如AⅡ式鸭形壶,高颈,扁圆腹,高圈足,形体瘦高,“尾部”弱化,是探讨马桥文化晚期遗存的重要线索,但是由于招贤浜遗址发掘面积较小,出土遗物较少,无法作进一步的分期研究。

1984年文物管理部门公布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为保护地点。2014年市人民政府公布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

东新村:东新村位于亭林镇镇区四周,东南西三面围绕镇区。东与亭东村接壤 ,南与朱行镇高楼村及本镇新巷村为邻,西与本镇亭西村相连,北与红扬村相望。全村总面积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公顷。总户数1024户,人口3817人。原东新村,解放初属亭林区亭东乡。1959年改名东新大队,1986年为东新村。原亭南村,解放初属亭林区亭东乡。1959年是三星大队,后改口为红心…… 东新村详细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城乡旅行网

GMT+8, 2025-4-20 04:18 , Processed in 0.1357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