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新干县(Xin’gan County)] 惠政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8-17 16: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惠政桥惠政桥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干县城南门外的金川河上,有座二墩三孔的石拱桥。它建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据《新淦县志·卷一》载,“桥高四十一七尺,阔二十八尺,长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长亭,卫以栏循。”这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命名并书题的惠政桥。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度遭受贬滴。宋绍圣元年(1094年),复贬滴惠洲(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返京,由梅岭入赣,顺赣江北归,行抵庐陵,有吉州司法参军谢举廉(新干人),与其有深交。来到他下榻的驿站拜访,谈话间,请求他为新干县兴建的大石桥写篇桥记,他没有应允。当船抵新干县城时,迎接他的知县竟是同窗好友张好古(江西南康县人),-相逢,情重意深,相邀叙旧。当船由赣江驶入金川河时,县城百姓千余人,伫立岸旁,齐声呼唤,请求苏轼为新桥命名题字。苏轼见此情景,深为感动,只觉群情难却,便在船舱里挥毫写下了“惠政桥”三字。随后,由桥工镌刻在桥的中拱石壁上。三个五寸见方的苏字便这样留存于新干。据传,由于苏轼行色匆匆,一路劳顿,加上三次贬滴后,身体赢弱,精神忧郁,手颤神衰,又是迫促而成,故字体瘦弱嶙峋,真是“见其字如见其人”,但苏笔之力仍然历历可辨。只是桥经历代多次维修,刻字之石藏之何处,未可知否,但“惠政桥”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来,惠政桥已被列入县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之一。

延伸阅读: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城乡旅行网

GMT+8, 2025-7-23 23:05 , Processed in 0.0526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