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0

[南城县(Nancheng County)] 麻姑山古亭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8-18 18: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姑山古亭桥

亭桥,既是亭,也是桥。古人出行,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官吏奉差出入,举人进京应试,抑或是庶民走亲访友,大多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向他们的目的地。于是,那些古道上,五里、十里必有凉亭或铺屋供行者休憩。

倘若凉亭恰好就建在短桥之上,亦亭亦桥,便为亭桥。

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城县麻姑山,有一亭桥,名叫龙门亭桥,典型的桥亭一体式结构,长约六七步,宽只二三步。据记载,龙门亭桥古称三峡桥,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进士廖连重建,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邑人周达重修。亭桥的东面和西面都刻有宋人的手书碑文,桥下则有著名的神功泉。相传此泉乃南极仙翁云游到此时“杖击而成”,麻姑仙女则采灵芝仙草,用此泉水酿制美酒为西王母祝寿,为“中国六大奇泉”之一。

此外,在南城县上唐镇源头村东北方向200米处,还有一坐横跨于活水小渠之上的活水亭桥,全长27.7米、宽4.6米、高4.9米,有三拱两墩。桥身均用青麻石砌成,桥面用红石条横铺,桥栏杆栏板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缠枝卷草云纹。亭桥构件,无一颗钉子。据文史学家考证:南宋庆元元年(1195)朱熹来到建昌军治的南城,应邀到源头村的“读书堂”讲学,他在那里住了几十天,每天都喜欢去翻阅村中吴氏书楼的藏书。在朱熹的眼里,村中的祠堂、书楼前的池塘、流淌的小溪……水光山色,诗情画意,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后人对朱熹这首诗写于何地颇有争议,但据《南城县志》记载,此诗应是朱熹寓居南城时写于上唐镇源头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城乡旅行网

GMT+8, 2025-4-18 19:00 , Processed in 0.1592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