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回复: 0

[望城区(Wangcheng District)] 靖港八元堂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8-16 09: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靖港八元堂

八元堂在靖港镇保健街90号,为一座两层的楼房,会馆式建筑,占地1200多平方米。

站在不宽的街道上看八元堂遗址,已经很难领略它的独特之处。麻石砌就的台阶上,两根木柱支撑着临街楼道。石质大门框里装着钉有铁环铁扣的木门。两个雕花窗子在大门的一左一右排列着。除此以外,就是那经历了风雨的青砖墙,断垣颓壁,只能供人想象昔日的繁盛。

走进大门,油黑色的木板壁使人感到这里是木的世界:有些陡的木楼梯,有些晃的木扶手,有些暗的木板房。下楼稍走几步,就可以看见一个有红色小鱼游动的坍池,它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后面还有天地。穿过园门,先是觉得头上有些压抑的感觉,原来是到了戏台下面。移十余步,便觉豁然开朗,青砖铺就的大坪使人眼睛一亮。回眸一望,一座小巧玲珑的戏台映入眼帘。台前横梁上的龙凤雕刻得栩栩如生,两根方形石柱托举着展翅欲飞的亭式屋顶。

与秀气的舞台相对的是高大的敞开式大殿,大殿墙基是麻石砌成的,麻石墙上方的青砖上都印有“宁邑杨泗庙”字样。大殿高9米,殿中立8根方形花岗石石柱,尽显庄严和气魄。

这栋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建筑,曾经是昔日靖港一座重要的处所,这里初名宁乡会馆,是靖港的宁乡同乡会常设办事机构,后改为杨泗庙,再得名八元堂。据宁乡县航运志载:清道光年间,刚直船民熊志远、马山益、刘得桥、向德伦等与八埠埠首公议,在靖港设立八元堂及码头,管理宁乡船舶的进出和谷米的销售。然而这个通过后的公议执行得并不顺利,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建成三栋宫殿式庙宇及庙前买卖谷米的铺房。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见到的道光年间的地契,咸丰年间湖南当局的公文,民国年间湖南财税厅的方形大印,这些文物昭示了当年宁乡同乡在古镇创业的艰难历史。

八元堂曾为创造靖港古镇的辉煌作出过重大贡献。沩水是古代宁乡进出口运输的命脉,靖港是沩水出湘江之口。昔日宁乡谷米、煤炭、油盐等皆从靖港出人集散。是时,忙碌在沩水的“乌江子”有2000多艘,从业人员达3500多人。每年秋后,宁乡在靖港集中待售的谷、米、煤炭船日有500~1000艘,除转运各处的难以计数外,每年在靖港成交的谷米多达4~5万担。仅凭这些数字,我们就可以设想到,当年靖港的粮行中,靖港的街道上,靖港的各类店铺里,宁乡人和宁乡货何其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城乡旅行网

GMT+8, 2025-4-19 17:31 , Processed in 0.1995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